提升变压器产品质量:方向明确 路径清晰 时不我待

目前,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道路上,绿色、高效、可靠无疑是最关键的因子。新型电力系统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电力设备的标准和要求正在远超以往。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电力设备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自发布以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普遍认为,为有效规避和解决当前转型期电力保供的难点和问题,全面加强电力设备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切实防范电力设备安全事故;规范电力设备市场秩序,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质量提升迫在眉睫

电力工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截至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落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电力设备制造业加速增长, 在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部分企业为获取违法利润,低价低质竞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造成电力设备质量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电力可靠供应。

鉴于此,《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监管资源,加强多方联动,严格电力设备市场监管、质量监管、行业管理,大力推进电力设备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电力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从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从而指导电力设备产品监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指导意见》特别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质量安全问题多发频发的电线电缆、变压器、开关柜等重点产品,以最大力度加严监管,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着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

作为质量安全问题多发频发的行业之一,变压器行业质量管理、行业监管等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提升变压器产品质量已迫在眉睫。

质量乱象屡禁不止

随着智能电网的加快部署,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带来对特高压的需求,带动了一批输配电产业发展。变压器作为供配电系统的心脏,在产能、产量、电压等级及容量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攻克并掌握了从750千伏到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等一大批输变电关键装备研制的核心技术,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在变压器行业持续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同时,行业仍然暴露质量短板,存在乱象和隐忧。

据统计,目前变压器依旧是电网传输中故障率较高的设备之一,成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阻碍。此外,房地产、新能源等领域的电气工程项目也是变压器质量问题的多发区。

近年来,多起因变压器引发的事故让人们记忆犹新,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不久前的一则报道更是让舆论哗然。已经进入中国深耕了30年的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公开承认,在一款车用变压器的检测数据中造假。

而在国内,配电变压器仍在温升、短路等方面存在问题。追究多项电力事故根由发现,配电变压器 “以铝代铜”问题至今屡禁不止。有些变压器企业被动应对质量问题,有些变压器企业长期铭牌造假,把铜绕组换成铝绕组,这都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变压器内部构造偷梁换柱,并非一般的假冒伪劣行为,这是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的违法行为。

以上种种乱象无疑表明,提升变压器产品质量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

质量提升路径清晰

构建以清洁电力为中心的可靠能源体系,将是维系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稳步转型升级的基石和助推器。变压器行业的质量提升活动是落实质量强国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是节能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保障生产安全、电力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变压和稳压工作,安全可靠是变压器产品最基本的属性。《指导意见》认为,电力设备生产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建立以法人代表或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为第一责任人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产品标准组织生产。鼓励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电力企业应当认真履行电力设备选用质量把关主体责任。加强供应商质量信用审查,严格供应商准入管理,探索建立“优质优价”物资采购机制。严格产品质量过程管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未来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蓝图和技术变革有了明确的导向性;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稳定性提岀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意见》也提出权威观点和实施举措。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等目标,变压器行业理应积极行动,彻底杜绝因变压器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从而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质量水平。